11 日、12 日,兩天,兩場會議,在距離 2023 年結束還剩 50 天的關鍵節點。
這兩場會議,吹響了沖刺的號角,是推進元旦、春節前能夠更好完成全年經營指標的動員會議。
會上,置業集團各單位、產業集團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結合當前形勢對全年經營指標推進情況作詳細匯報,闡明為完成全年經營指標計劃采取的有效措施 ;董、監事會與會領導和控股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對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和現場匯報情況給予點評。
在這兩場會議上,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茂軍分別作了重要講話。
他鼓勵全員要正確看待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困難,解除困惑和疑問,明確今后努力前進的方向,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保持“換道超車”的創造性發展思維,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堅定信心、逆勢而上、團結協作、奮力一搏,力爭年末取得最好成績,共同推動集團實現“高精細管理、高水平運營、高質量發展”轉型目標。
——
研判形勢,董事長說,“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p>
是的,整個社會的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進入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高負債、高周轉、高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任何一個項目掙錢都很難。凡事只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極端狀況,把預案做得超前周密、精準科學,才能從容不迫、沉著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首先,選對方向比努力做事更重要,正所謂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大方向是什么?是國家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
未來還有機會嗎?
往回看時,我們會覺得當時遍地都是機會,如 20 年前買房、10 年前買比特幣、5 年前投資茅臺酒,隨便搞搞就財富自由了?,F在覺得,當時的人怎么那么傻,那么多機會看不見。但是,看今后時又會很絕望,會覺得所有的機會都已被巨頭搶得差不多了,哪里還有我們普通人的機會。這個悖論觀點,不僅是我們這代人這樣想,20 年前的人也這么想,甚至 100 年前、200 年前的人也這樣想。這是機會的悖論。
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就永遠有機會。
——
面對當下及未來,我們應該抓住哪些機會?董事長在會上給出了答案。
抓住“專精特新”的機會。聚焦智能制造、材料基因、汽車交通、企業服務、信息通信、生物科技、大數據、物流倉儲、環保能源電力、醫療健康等領域,探索“專精特新”新發展路徑,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抓住“雙碳”的機遇。降低碳排放,推動綠色發展。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F如今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正逐步走向綠色低碳發展,我們在“雙碳”背景下將會迎來更多的機會。建設完成的體育中心,想要達到制冷效果,需提前兩天打開空調。那為什么我們不能建一個不需要空調的房子?德國被動式建筑墻體厚,體現了對建筑保溫的重視,夏天不熱、不用空調,冬天不冷、不用暖氣。包括美國的綠色建筑,憑借著可持續性的太陽能、風能、電能、雨水等設計建造。
抓住“三大工程”的方向。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大工程”建設,是根據房地產市場新形勢推出的重要舉措。一是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改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系的重大改革 ;二是城中村改造,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 ;三是“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關鍵是,平時用得著、急時用得上。隨著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的持續落實,隨著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一定能夠推動房地產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
國家就好比一輛鉚足勁前行的自行車,或許會因道路上的小坑而顛簸,但絕不能停下腳步,否則就會摔倒。國家好,企業才會好,面對任何形勢,我們都要相信國家。變局面前,我們應該保持“換道超車”的創造性發展思維模式。
——
——
在講話中,董事長指出了面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天齊發展趨勢,我們應該做且必須要做的事。
必須堅持天齊 50 多年來積淀形成的優秀企業文化,包括天齊核心文化理念、管理經驗、工作經歷等。“上世紀 90 年代我們就提出‘只有參加世界比賽,才能得到世界冠軍’,多年以來我們也一直在踐行,一直到今天向省外高端大市場進軍,都是在秉承這一理念?!?/p>
必須堅持天齊即將頒布的《關于支持和促進項目部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及目前正在實施的有效政策。“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當前公司自上而下都在經歷著新老交替,不管現在形勢如何,讓大家有事業、有財富,讓大家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會變?!?/p>
必須堅持“三級管理、兩級核算”的管理體制?!翱毓杉瘓F與置業集團是一體,區域與分公司是一體,項目公司(部)是獨立核算單位。集團、區域、分公司要齊心協力幫助項目公司(部)‘挑擔子’,不給項目公司(部)增加負擔,幫助項目部履行好合同,實現‘零事故、零訴訟、零虧損’,這是對客戶、對項目公司(部)、對基層最大的回報、最大的擔當,也是實現‘十四五’戰略目標的必由之路?!?/p>
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團結務實的正確用人原則,“非我同類,就是異類,沒有中間類”的觀點要不得?!案骷壒芾韴F隊的負責人,必須要有心胸和格局去支持、包容和團結下屬及同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干事創業。干部的用人觀正確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干部的用人觀不正確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p>
——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董事長在建設板塊會議上分享了兩篇文章,這是其中一篇的題目。
“人才是第一資源,人能行,什么都能行,什么機會都能抓得住?!倍麻L言簡意賅地表達出,他對員工的心態健康、能力提升最為關注。
這篇文章,就是要讓大家保持心態健康、不能焦慮,把當下的事一件一件地做好。
如同“長征”一樣,堅持走下來的,無論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是過硬的 ;堅持不下來的,要么是膽子小的、要么是身體素質差的、要么是意志不堅決自己放棄的。
“管人先管己,帶人先帶心”,管理人員自己修好心才能帶好團隊。要能通過學習,讓自己越來越優秀,人格好、能力強、干成事、成大事??傊?,活到老學到老,要永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會上,匯報人員,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在會后,各單位團隊,一舉一動,踐行承諾。
董事長對與會人員提出要求。干任何一項工作,都會有目標任務,有保障措施,有責任時限。這些“必須”的要求,在推進落實中,必須轉化為“必然”的自覺,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切實提高執行力,心無旁騖把工作做細做扎實,全力以赴把工作做深做到位。
思想要自覺。
制定的目標任務,是如期“復命”的硬約束,容不得討價還價,來不得半點商量,必須不折不扣完成。要增強“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把該扛的責任扛起來,把該挑的擔子挑起來,把該抓的事情抓起來,以“趕早”的心態、“趕考”的狀態、“趕超”的姿態,努力使各項工作快推進、快見效。
實干要自覺。
堅持“干”字當頭、“實”字托底,聚精會神、腳踏實地、求真務實,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扎實推進,一項任務一項任務抓好落實,真正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行動和實際效果,做只爭朝夕的行動者、兢兢業業的實干家 ;熟練運用“十個指頭彈鋼琴”,把握先后主次,分清輕重緩急,集中力量、精準發力,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全面落實。
擔當要自覺。
任何工作推進起來,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路坦途,必定會充滿坎坷、布滿荊棘。必須敢于擔當、敢于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打硬仗、善于扛重活、善于攻難關,碰到困難不退縮、碰到問題不躲閃、碰到矛盾不回避,關鍵時刻豁得出、頂得上、靠得住,以“有解”之力突破“問題”之難,以改革創新之舉破除瓶頸制約之困。
——
實現“高精細管理、高水平運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目標,打造百年基業,征程萬里,不輟前行。
長風破浪正當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