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3 日 -16 日,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茂軍帶隊各單位分公司經理等中青年骨干人員到杭州光華賦能學習了“BLM 科學經營——從戰略到執行的對標提升與系統落地”課程 ;4 月 8 日 -9 日,置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呂茂森,產業集團執行經理龐科及各區域、市政公司主要負責人到北京參加了第 30 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本次集團高層帶隊外出學習,通過認清宏觀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學習科學經營方法,促進集團管理層、中青年骨干人員開拓視野、科學精進、快速提升,以滿足企業戰略發展的需求,推動企業從戰略到執行進一步對標提升和系統落地,保障集團及各單位科學經營、升級管理,高質量發展。
本次杭州學習過程中,田茂軍董事長與同行的各位中青年骨干人員多次碰撞交流、對照先進經驗和科學方法找自身差距,從戰略制定、戰略解碼、戰略執行、戰略復盤等維度探討企業戰略管理與發展的新思路,并對中青年骨干人員提出要求。學習人員還一同參觀了亞運會場館、G20 會場等代表性建筑。
董事長在交流中闡述了天齊的六種精神。董事長指出,天齊奮進 50 年,是一筆必須牢記的寶貴財富。50 年歷程所形成的“用品質打造建筑行業第一品牌”天齊文化核心,公司改革、發展、經營、管理的歷史經驗,是歷代天齊經營管理團隊努力探索、接續奮斗的結晶,這集中體現為天齊“六種精神”。一代代天齊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熔鑄成為寶貴的天齊文化。正是在這股文化引領下,天齊人團結拼搏、繼往開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書寫了一篇又一篇華章,奪取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董事長對中青年骨干人員提出要具備“三個理念”。
一是學習、成長的機會一次都不能錯過。董事長指出,“活到老,學到老”,要抓住任何可以學習、成長的機會。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本事學到了就是自己的,要通過學習,促使自己成長進步,進而促進家庭的和諧、團隊和企業的發展。
二是發展、壯大的機會一次都不能錯過。董事長指出,要在發展中抓機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求其上,得其中”的情況,但是如果不去爭取,那就徹底失去了機會。組織此次學習,也是對大家的考驗,大家要善于抓住機遇,積極表現是贏得機遇的好幫手。今年組織架構發生變化,從 2022 年提出的“集團區域級、分公司級、項目級”管理,到今年“集團級、區域分公司級、項目級”的調整,區域權力增大,這反映出分公司負責人的能力還要再升級。公司給你們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你們的能力有多大,公司給你們發揮的平臺就有多大,因此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抓住機會、積極表現。
三是問題、矛盾一個也不能放過。董事長指出,近十余年來,經歷了市場的洗禮,社會上眾多企業紛紛垮臺,公司也由此加強了經營風險能力,也逐步做好了應對風險的儲備。現在大家的經營能力、管理能力都還較弱,必須要做好經營風險的各項管理工作,提高風險管控意識,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對個人、家庭和公司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去年多次在會上強調,要求對項目部進行分類管理。優秀的項目部要積極發揮榜樣作用 ;一般的項目部要加強監督管理,督促他們進步 ;差的項目部要嚴格管理,牢牢把控各類風險隱患。在 4 月 2 日在控股集團會議上,我們與建設板塊、產業板塊達成了一個共識 :置業集團、區域、分公司要幫助項目部分擔重擔,只有項目部發展得好,公司才能夠良性發展 ;產業集團要幫助產業板塊各經營團隊分擔重任,各經營團隊必須要有做好工作、推動發展的信念和信心。概括為一句話就是,“不管是什么模式,都要給基層兜底”,這樣的觀念要深入人心。“兜底”就是基層能挑 500 斤擔子,你要幫助他們減輕負擔,讓他們挑 400 斤,要對項目經理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發展要跟上的同時,不能讓他們“傷筋動骨”。各分公司經理,要想公司發展得好,首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全面做好本職工作,真正了解項目經理和建設單位,時刻秉持“百分之一的失誤,對項目經理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的理念,把風險控制在自己手里。中青年干部關乎著天齊的未來,在分公司的位置上做得不到位,項目部肯定發展不起來,只有你們的能力強、做得好,天齊才會發展得好。
董事長對中青年骨干人員提出要具備“兩個能力”。一是如果你想進步,要多與比自己本領大的人打交道,還要多與比自己年齡大的人打交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二是如果你落水想要上岸,既要主動伸手求救(有能力要表現出來),還要有本領讓別人愿意救你(能夠欣賞你的才華)。
在第 30 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參會人員圍繞“重聚、重啟、重鏈”主題,聆聽官產學各界大咖前瞻新趨勢、激蕩新思維,從不同視角幫助企業管理者們打開思路、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會上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范化解的矛盾問題也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這都給企業管理者如何決策、布局出了大難題。但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企業在巨大的困難下從未退縮、從未放棄、從未躺平,我們展現出了巨大的韌性。這份韌性,是 30 年市場經濟道路下中國企業、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的縮影。放長遠,看大局,沒有什么困難,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通過在懇談會上的學習和對宏觀形勢的認識,參會人員表示,要緊緊抓住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召開后形勢逐步向好、年年向好的機遇,以及社會優勝劣汰給我們讓出的市場、人才和機會,圍繞董事長提出的“品質為先、管理提升、固本強基”年度總體工作要求,擼起袖子加油干,為企業發展準備好力量。